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

被引:61
作者
张林源
机构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 低海拔; 东亚季风; 青藏现代强烈隆起区; 山地; 三趾马动物群; 第四纪环境;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1981.03.01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在第四纪期间大面积大幅度的上升,不仅对我国三级阶梯式大地形结构的形成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并且由于它对大气层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而成为现代东亚季风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现代东亚季风形成于第四纪初期,并在高原阶段性上升和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的综合影响下不断发展。高原的上升,对我国第四纪古地理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使之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特别是西风气旋带影响地区的显著特点。 作者认为,全球冰期时,中国东部低纬度低海拔的山地是形成不了冰川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长江上游沱沱河源头地区的冰川及其演变 [J].
张林源 .
冰川冻土, 1981, (01) :1-9
[2]   冰川冻土学术会议总结 [J].
施雅风 .
冰川冻土, 1979, (01) :2-5
[3]   青藏公路沿线第四纪冰期的研究 [J].
段万倜 ;
吴锡浩 ;
浦庆余 ;
钱方 .
科学通报, 1979, (10) :455-458
[4]   青藏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 [J].
王家澄 ;
王绍令 ;
邱国庆 .
地理学报, 1979, (01) :18-32
[5]   南北半球大气环流与东亚季风 [J].
郭其蕴 ;
叶维明 .
气象学报, 1979, (01) :86-95
[6]   中国黄土的地质环境 [J].
刘东生 ;
安芷生 ;
文启忠 ;
卢演俦 ;
韩家懋 ;
王俊达 ;
刁桂仪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78, (01) :1-9+26
[7]   青芷公路清水河二○三米钻孔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J].
唐领余 ;
王睿 .
兰州大学学报, 1976, (02) :92-112
[8]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西藏伦坡拉盆地第三纪地层时代及其古地理附视频 [J].
王开发 ;
杨蕉文 ;
李哲 ;
李增瑞 .
地质科学, 1975, (04) :366-374+388
[9]   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第四纪气候的变迁 [J].
郭旭东 .
地质科学, 1974, (01) :59-80
[10]   关于中国冰期和間冰期問题 [J].
曹照垣 .
科学通报, 1963, (03)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