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苯丙氨酸氮芥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高龄高危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2
作者
张文兰 [1 ]
陈潇雨 [2 ]
机构
[1] 鹤煤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
[2]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苯丙氨酸氮芥; 促红细胞生成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1.3 [骨髓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苯丙氨酸氮芥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高龄高危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苯丙氨酸氮芥2 mg.d-1口服,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50 U.kg-1皮下注射,每周3次。6周后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升高20 g.L-1以上,可继续用同样剂量苯丙氨酸氮芥和rhEPO再治疗6个月,密切观察副反应,达完全缓解者停药观察。如6周后血红蛋白仍然低于80 g.L-1,可将rhEPO剂量增加至300 U.kg-1,每周3次,观察疗效。结果17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进步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52.9%(9/17)。治疗过程中4例出现轻度的骨髓抑制,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心肝肾功能损伤。结论小剂量苯丙氨酸氮芥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高龄高危低增生MDS是有效且耐受良好的治疗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2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坏死的影响 [J].
朱兵 ;
秦宇红 ;
杨雪 ;
赵宝成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8, (02) :181-183
[2]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J].
殷小成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03) :166-168
[3]   现代医学模式在分析老年人贫血中的应用 [J].
陈令松 ;
曹若男 ;
张秋荣 .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06) :90-91
[4]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分型标准与治疗策略 [J].
肖志坚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03) :236-237
[5]   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骨髓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J].
曹星梅 ;
张王刚 ;
何爱利 ;
刘捷 ;
马肖容 ;
赵万红 ;
陈刚 .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5, (02) :82-83+86
[6]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分析 [J].
邱丽君 ;
司玉玲 ;
高瑞香 .
江西医学检验, 2003, (05) :408-409
[7]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科学出版社 , 张之南 主编, 1998
[8]  
Effica-cyandtoxicityoflow-dosemelphalaninmyelodysplasticsyn-dromesandacutemyeloidleukemiawithmultilineagedysplasia. RobakT,Szmigielska-KaplonA,Urbanska-RysH,etal. Neoplasma . 2003
[9]  
Sustained response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and intermittent all trans retino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Stasi R, Brunetti M, Terzoli E, et al. Blood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