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及其收入份额的关联度

被引:5
作者
孙慧文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 资源禀赋; 劳动收入份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型,在劳动力缺乏弹性的基础上,伴随着技术的提升,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劳动比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发展路径带来的结果,一端是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的资本深化,资本收入份额增加,另一端是技术的选择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其解决路径有: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进步的效率;发展劳动偏向型的技术进步,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2]   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 [J].
罗长远 .
世界经济, 2008, (11) :86-96
[3]   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与我国工资不平等 [J].
邵敏 ;
刘重力 .
经济评论, 2010, (04) :73-81+89
[4]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cemoglu Dar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 2002
[5]   技术进步偏向对实际工资变化趋势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刘丽 ;
任保平 .
软科学, 2008, (02) :35-38
[6]   GDP增长的要素贡献率分解 [J].
宋辉 ;
魏晓平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08)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