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景观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25
作者
张浩龙
金万富
周春山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建筑文化景观; 形成机制; 肇庆;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2952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以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肇庆传统村落为对象,利用GIS和空间句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其建筑文化景观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受传统山水文化理念影响,村落与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组合形成了临水而居型、依山而建型、平地展开型和依山傍水型4种类型;2)传统村落空间扩张则受到宗族和血缘关系的支配,形成了便于信息交流的村落空间组织;3)公共场所周边街巷整合度较高,地势平坦地区街巷结构可理解度较高;4)区域内建筑文化景观主要有广府和客家,其空间布局和内部结构存在显著差异;5)尽管区域内存在不同的文化分区,但其建筑文化景观具有显著的岭南文化基因;6)自然地理环境是肇庆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景观形成的基底,社会基础和文化传承则分别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保障了肇庆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景观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意蕴与现实挑战 [J].
徐勇志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2) :84-92
[2]   肇庆市黎槎村的演变过程及符号空间 [J].
任炳勋 ;
杨莹 ;
林琳 .
热带地理, 2016, 36 (04) :572-579
[3]   庭院深深:龙潭古民居建筑的文化景观 [J].
闫玉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3) :14-18
[4]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初探——以肇庆为例 [J].
周春山 ;
张浩龙 .
南方建筑, 2015, (04) :67-71
[5]   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理念研究 [J].
矫克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3) (S3) :417-421
[6]   黎槎“八卦村”:与洪水共生 [J].
罗德胤 ;
孙娜 .
南方建筑, 2014, (01) :30-33
[7]   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 [J].
陶伟 ;
陈红叶 ;
林杰勇 .
地理学报, 2013, 68 (02) :209-218
[8]   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人文地理, 2012, (04) :103-108
[9]   岭南疍民舟居和建筑文化景观研究 [J].
吴水田 ;
司徒尚纪 .
热带地理, 2011, 31 (05) :514-520
[10]   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胞—链—形”的图示表达与区域差异研究 [J].
刘沛林 ;
刘春腊 ;
邓运员 ;
申秀英 .
人文地理, 2011, (01)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