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情理抗争:农民抗争行为的乡土性——基于苏北若干村庄农民环境抗争的经验研究

被引:58
作者
罗亚娟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民; 环境抗争; 情理; 礼; 法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基于苏北地区农民环境抗争行为的经验研究发现,苏北农民抗争行为的实践逻辑不能用现有"依法抗争""以法抗争"框架来解释。苏北农民环境抗争行为的一般性特征为"依情理抗争",行为理据、策略选择和目标制定都在情理框架内。具体表现为:环境纠纷发生后,依据习惯性的情理采取抗争行为,对相关法律几无了解,并具有寻求调解的偏好。在抗争的初始阶段,目标往往是要求污染企业与村民互不妨害、和睦相处,而不是驱赶污染企业。纠纷激化后,依情理采取破坏工厂、肢体冲突等抗争行为,没有意识规避违法行为。少数村庄的村民采取诉讼方式进行抗争,诉讼的内在依据往往是经验中的情理而不是相关法律规定。村民依情理抗争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源自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行为惯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乡村中国评论.[M].吴毅; 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3]  
左传.[M].冀昀; 主编.线装书局.2007,
[4]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M].(美)高道蕴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瞿同祖著;.中华书局.2003,
[7]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M].黄宗智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8]  
地方性知识.[M].(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著;王海龙;张家〓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9]  
一个师爷的官场经.[M].(清)汪辉祖著;赵子光注释;.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10]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