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

被引:159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项文化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株洲,株洲,株洲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速生阶段; 杉木人工林; 碳素密度; 碳贮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 [阔叶乔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利用定位观测取得的数据 ,对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的碳素密度、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在 0 4 5 5 8gC·g- 1 ~ 0 5 0 0 3gC·g- 1 之间 ,各器官碳素密度的排列顺序为 :树皮 >树叶 >树干 >树根 >球果 >树枝 ,多年生枝、叶的碳素密度比其他年龄的枝、叶要高 ;灌木层、草本层的碳素密度分别为 0 4 344gC·g- 1 、0 4 0 0 9gC·g- 1 ,死地被物层碳素密度为 0 4 341gC·g- 1 ,土壤中各层次碳素密度分布不均 ,表土层的碳素密度略低于亚表土层 ;碳贮量在杉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基本与各器官的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 ,树干生物量占林分生物量的 4 7 7% ,其碳贮量占林分碳素贮量的 4 7 5 % ,枝、叶、皮、根等当中的碳贮量占 5 2 5 % ;在速生阶段杉木林生态系统中 ,碳库的总贮量为 12 7 88tC·hm- 2 ,其中植被层中碳总贮量为 35 883tC·hm- 2 ,土壤层 (包括死地被物层 )的碳总贮量为 91 997tC·hm- 2 ;速生阶段杉木林年净生产力为 7 35 1t·hm- 2 a- 1 ,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 3 4 89tC·hm- 2 a- 1 。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2000, (05) :733-740
[2]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初步研究 [J].
李意德 ;
吴仲民 ;
曾庆波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1998, (04) :37-44
[3]   苏南丘陵主要森林类型碳循环研究──含量与分布规律 [J].
阮宏华 ;
姜志林 ;
高苏铭 .
生态学杂志, 1997, (06) :18-22
[4]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与林业 [J].
徐德应 ;
刘世荣 .
世界林业研究, 1992, (01) :25-32
[5]  
中国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M].蒋有绪等著;.科学出版社.1991,
[6]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