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区划研究——以新疆伊犁州直为例

被引:9
作者
刘志有 [1 ]
蒲春玲 [1 ]
余慧容 [2 ]
李柯柯 [1 ]
郝建华 [1 ]
赵晓洁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区; 层次聚类分析; GIS分析; 伊犁州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探讨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区划,有利于发挥绿洲区域土地资源优势,促进绿洲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伊犁州直为例,利用伊犁州直2002—2009年土地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借助GIS软件定性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绿洲土地利用分区。在坚持行政区完整性、生态环境保护等原则的基础上,最终将伊犁州直县市划分为河谷城镇工业经济发展区、特昭盆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区、巩喀流域综合经济发展区和奎屯市工业经济发展区4个土地利用区,并分别指出区域土地利用导向。该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对伊犁州直土地利用进行了合理分区,研究结果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8+294 +2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以甘肃省金塔县为例 [J].
谢余初 ;
巩杰 ;
赵彩霞 ;
颉耀文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2) :165-170
[2]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J].
吴明发 ;
欧名豪 ;
廖荣浩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1) :179-183
[3]   霍林河流域中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响应 [J].
李闯 ;
刘吉平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1) :174-178
[4]   基于引力模型与0-1规划模型的省域经济区划——以江苏省为例 [J].
段七零 ;
毛建明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239-1245
[5]   新疆低碳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探讨 [J].
蒲春玲 ;
余慧容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6) :36-42
[6]   GIS和R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J].
张琳 ;
何政伟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3) :145-148+283
[7]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保定市土地利用分区及建议 [J].
王炯 ;
许月明 ;
郭庆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2) :63-67
[8]   区域土地利用分区与调控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J].
吴萍 ;
吴克宁 ;
汤怀志 .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01) :6-11
[9]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 [J].
陈怀录 ;
徐艺诵 ;
许计平 ;
杨冬雪 ;
冯东海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5) :19-23
[10]   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探讨——以县级为例 [J].
范树平 ;
程久苗 ;
戴支银 ;
费罗成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 22 (01)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