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分析

被引:34
作者
朱子云
机构
[1] 中国工商银行丽水分行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本源性质量; 质量指数; 变动趋势; 提升动能;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9.05.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究目标:揭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的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比2000年提升了23.2%,但比2010年有所下滑,比2012年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呈现内在结构构造的强缺口性、质量因子优化的非齐次性和内在结构运行的不平稳性等三大特征。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第一因素是经济性质量,第二是负面性质量,第三是协调性质量,第四是创新性质量,第五是有效性质量。然而,在"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性质量却变成了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有效性质量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微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创新性质量、协调性质量、负面性质量则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望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创新: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中引入了本源性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协调性和负面性;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迁的动能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有效提升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基于转型升级的视角 [J].
曹麦 .
调研世界, 2017, (03) :61-64
[3]   增加值率能否反映经济增长质量? [J].
范金 ;
姜卫民 ;
刘瑞翔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2) :21-37
[4]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 [J].
肖攀 ;
李连友 ;
苏静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 37 (04) :111-117
[5]   以深化改革确立中国经济新常态 [J].
吴敬琏 .
探索与争鸣, 2015, (01) :4-7+2
[6]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J].
刘小瑜 ;
汪淑梅 .
江西社会科学, 2014, 34 (12) :48-53
[7]   经济增长质量辨析与评价 [J].
张继海 ;
李发毅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4, (06) :50-55
[8]   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动力分析——以广西为例 [J].
陈彦桦 ;
王嘉炜 .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4, (04) :3-7
[9]   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 [J].
程虹 ;
李丹丹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7 (03) :79-86
[10]   安徽各市经济增长质量动态多指标综合评价——基于面板数据投影寻踪模型 [J].
李荣富 ;
王萍 ;
傅懿兵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5)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