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292
作者
王兵
刘光天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两期权重修正罗素模型; 绿色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 “波特假说”;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05.006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绿色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的双重分解,本文首次采用两期权重修正罗素模型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节能减排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分析节能减排能否实现环境和中国绿色经济的双赢。研究发现,1999—2012年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3%,其中节能减排绩效为1.20%,贡献度高达90.23%,是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减排绩效优于节能绩效,SO2减排绩效优于COD减排绩效。节能减排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实现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双赢,"波特假说"得到验证。三大地区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面临权衡,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通过"管理减排"和"自然减排"实现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共赢,东部地区效果更佳;西部地区"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模式最终导致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双重恶化"。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节能减排可以通过强化节能减排技术与管制,挖掘节能和COD减排潜力,实施区域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估计 [J].
郝枫 ;
盛卫燕 .
统计研究, 2014, 31 (07) :12-21
[2]   FDI、政府监管与中国水污染——基于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分解指标的实证检验 [J].
张宇 ;
蒋殿春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2) :491-514
[3]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与因素分析——基于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的研究 [J].
刘瑞翔 ;
安同良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34-47
[4]   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 [J].
何小钢 ;
张耀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3) :19-33
[5]   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基于要素投入与污染治理的分析 [J].
董敏杰 ;
李钢 ;
梁泳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2) :3-20
[6]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 [J].
余泳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5) :58-68
[7]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129-143
[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8, (06) :4-11+36
[9]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duced R&D,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Taiw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 Chih-Hai Yang,Yu-Hsuan Tseng,Chiang-Ping Chen.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 2012 (4)
[10]  
Weak and strong disposability vs. natural and managerial disposability in DEA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Comparison between Japanes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 Toshiyuki Sueyoshi,Mika Goto.Energy Economics . 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