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危机:中央政府“救”与“不救”的权衡

被引:14
作者
华国庆
机构
[1] 安徽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事权; 发行债券; 预算法; 地方债发行; 财政管理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30103 ;
摘要
<正>地方举债一直是财政法的敏感话题。《预算法》修改前,原则上不允许地方发行债券。2009年以来,国务院推行地方债发行改革试点,先后采取了"中央代发代还"、"地方自发、中央代还"和"地方自发自还"三种模式,并积累了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相较于"中央代发代还"、"地方自发、中央代还",地方债"自发自还"制度有利于厘清地方债发行权和责任的归属,建立权责相一致的地方债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地方债"自发自还"也是抑制财政风险放大的有效制度措施。不过,在《预算法》修改的过程中,受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央不兜底”地方债风险的前提 [J].
赵晓 ;
陈金保 .
金融博览(财富), 2014, (11) :18-20
[2]   法国行政分权视阈中的地方公共团体研究 [J].
让玛丽蓬蒂埃 ;
施思璐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1) :103-111
[3]   地方债务危机时中央政府提供救助的主要权衡因素探讨 [J].
陈曦 ;
于国龙 ;
霍志辉 .
债券, 2013, (11) :33-37
[4]   地方债券制度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J].
熊伟 .
新视野, 2012, (03)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