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经济与环境互动机理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王新
机构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外合作中心 北京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贫困性; 耦合关系; 驱动因子;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甘肃省定西地区建国以来时间序列数据 ,研究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和驱动因子时间演进趋势及其分异规律 ,揭示出贫困地区经济与环境互动机理 ,即经济与环境矛盾更尖锐突出地表现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的矛盾 ,贫困地区“脆弱 贫困”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以人为作用为主。贫困地区生存方式可选择余地与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 ,中国政府在贫困地区实施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效途径和有效缓解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重大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 [J].
肖风劲 ;
欧阳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203-209
[2]   脆弱生态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冉圣宏 ;
金建君 ;
薛纪渝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117-122
[3]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4]  
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商务印书馆 , 刘燕华, 2001
[5]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康晓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