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吗

被引:23
作者
张春生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的融资总额,其的提出反映了货币当局对信贷市场以外的信用创造行为的关注。当外在冲击来自于商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造成的产出波动要明显大于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时的产出波动,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的效果并不比货币供应量要好,但当外来冲击发生在货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如果综合考虑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不精准及不可控制性,社会融资规模并不合适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而只具有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117 +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DSGE模型的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 [J].
张嘉为 ;
赵琳 ;
郑桂环 .
财务与金融, 2012, (01) :1-7
[2]   从信贷总量控制到社会融资规模监测——货币调控新举措初探 [J].
杨秀萍 ;
李万强 .
特区经济, 2011, (12) :65-68
[3]   社会融资总量与金融宏观调控新目标 [J].
尹继志 .
上海金融, 2011, (09) :36-41
[4]   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J].
余永定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09) :4-8
[5]   社会融资规模监测的早期实践:人行济南分行案例 [J].
郭忠军 .
金融发展研究, 2011, (08) :45-50
[6]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 [J].
盛松成 .
中国金融, 2011, (08) :41-43
[7]   关于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的几个问题 [J].
陈涤非 .
金融纵横, 2011, (03) :8-11
[8]   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 [J].
盛松成 .
中国金融家, 2011, (03) :91-92+94
[9]  
货币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加)杰格迪什·汉达(JagdishHanda)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