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地区宏观税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猷民
机构
: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
:
求索
|
2007年
/ 08期
关键词
:
宏观税负;
面板数据;
对外开放程度;
税收优惠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
D O I
:
10.16059/j.cnki.cn43-1008/c.2007.08.071
中图分类号
: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
020203 ;
摘要
:
本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宏观税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30省区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对外开放程度、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对地区宏观税负的影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提高是我国省级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的最大影响因素,而FDI则在短期内对宏观税负水平起负面作用。相对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宏观税负的影响比较有限。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
[J].
高培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高培勇
.
经济研究,
2006,
(12)
:13
-23
[2]
最优税收与促进经济增长
[J].
张社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张社安
.
求索 ,
2006,
(03)
:42
-43
[3]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
[J].
王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
王玉明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1)
:253
-255+248
[4]
基于面板数据的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广军
.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5,
(04)
:11
-14
[5]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税收的超常增长和减税
[J].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
税务研究,
2002,
(08)
:18
-24
[6]
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武利华
.
财经研究,
2000,
(10)
:40
-46+52
[7]
我国各地区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潘贤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潘贤掌
;
黄耀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黄耀军
.
经济研究,
1998,
(11)
:70
-74
[8]
公共财政学[M].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刘玲玲编著, 2003
←
1
→
共 8 条
[1]
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
[J].
高培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高培勇
.
经济研究,
2006,
(12)
:13
-23
[2]
最优税收与促进经济增长
[J].
张社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张社安
.
求索 ,
2006,
(03)
:42
-43
[3]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
[J].
王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
王玉明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1)
:253
-255+248
[4]
基于面板数据的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广军
.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5,
(04)
:11
-14
[5]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税收的超常增长和减税
[J].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
税务研究,
2002,
(08)
:18
-24
[6]
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武利华
.
财经研究,
2000,
(10)
:40
-46+52
[7]
我国各地区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潘贤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潘贤掌
;
黄耀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黄耀军
.
经济研究,
1998,
(11)
:70
-74
[8]
公共财政学[M].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刘玲玲编著, 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