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87年(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8
作者
魏立华 [1 ]
闫小培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中国城市; 社会空间; 广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1949-1987年间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奠定了社会主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基本格局,并决定了社会主义转型时期(1987-)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底色。“城市单位化”和“单位城市化”导致城市社会空间层序完全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决定,人因所属单位的不同而分异,城市因单位而发生社会空间的分化,该研究有助于解析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三化”与“三业”——试议新兴产业对城市布局结构的影响 [J].
周劲 .
城市规划, 2004, (04) :62-64+69
[2]   从单位社区到城市社区 [J].
邓晓梅 .
规划师, 2002, (08) :9-12
[3]   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2-15
[4]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1, (12) :41-49+91
[5]   社会自理开篇 [J].
费孝通 .
社会, 2000, (10) :13-15
[6]   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 [J].
华伟 .
战略与管理, 2000, (01) :87-100
[7]   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 [J].
李实 .
经济研究, 1997, (01) :23-30+80
[8]   城市制度、城市更新与单位社会──市场经济以及当代中国城市制度的变迁 [J].
董卫 .
建筑学报, 1996, (12) :39-43
[9]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J].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1996, (01) :30-38
[10]   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 [J].
郑静,许学强,陈浩光 .
地理研究, 1995, (02)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