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比较及其展望

被引:12
作者
高艳云 [1 ]
马瑜 [2 ]
机构
[1]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2]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多维贫困; AF方法; 模糊集方法; 信息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4 [国民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多维贫困概念已逐渐在学术界、国际机构和政府部门达成共识,但国内对多维贫困的认识和测算尚处于探索学习阶段。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多维贫困测度的有关理论基础,列示并解释了多维贫困测度的方法框架,重点比较了公理化方法、模糊集方法和信息理论方法三种多维贫困加总思路,讨论了相关指数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指出了多维贫困测度在未来应该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城乡多维贫困的测度及比较 [J].
高艳云 .
统计研究, 2012, 29 (11) :61-66
[2]   中国贫困的多维测度 [J].
方迎风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4) :7-15+124
[3]   农户多维贫困程度与特征分析——基于山西农村贫困监测数据 [J].
郭建宇 .
农村经济 , 2012, (03) :19-22
[4]   中国家庭多维贫困的统计测度 [J].
蒋翠侠 ;
许启发 ;
李亚琴 .
统计与决策, 2011, (22) :92-95
[5]  
村级贫困的度量:维度与方法[J]. 叶初升,赵锐.发展经济学研究. 2011(00)
[6]   多维贫困及其度量研究的最新进展:问题与方法 [J].
叶初升 ;
王红霞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8 (06) :5-11
[7]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 [J].
王小林 ;
Sabina Alkire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2) :4-10+23
[8]   转型时期我国多维度贫困测算及其分解 [J].
陈立中 .
经济评论, 2008, (05) :5-10+25
[9]   总量贫困测度研究述评 [J].
张建华 ;
陈立中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675-694
[10]   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 [J].
都阳 ;
蔡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5) :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