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

被引:15
作者
刘立勇
机构
[1]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关键词
茶陵县; 开发模式; 增长极; 层次分析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9.12.032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湖南省茶陵县的环境旅游发展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的支持下对茶陵县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茶陵县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级,并利用增长极理论、空间布局模式理论和环境系统分析理论,确定了茶陵县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茶陵县旅游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区域(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红色"风景区、灵岩风景区、溶洞区、青年电站风景区、洮水水库风景区)。本论文还确定了以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为中心区域,其余五个旅游区域为次中心区域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初步确定了4条旅游线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123 / 2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J].
刘芳 ;
张玉钧 .
河北林业科技, 2009, (03) :62-64+70
[2]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J].
华定存 .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9, 17 (03) :5-7+20
[3]   增长极理论在乐山市旅游发展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J].
周骏一 ;
罗瑞雪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3) :98-99
[4]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彭立圣 ;
牟瑞芳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3) :177-180
[5]   宁夏县域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J].
张庆宁 .
宁夏社会科学, 2005, (04) :52-56
[6]   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J].
卞显红 ;
王苏洁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61-65
[7]   沙漠旅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 [J].
郑坚强 ;
李森 ;
黄耀丽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01) :77-79
[8]   论“红色旅游”功能的多样性——兼谈蒙阴县野店镇旅游业的综合开发 [J].
李宗尧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4) :66-67
[9]   旅游业不是“无烟工业”——对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再认识 [J].
周振东 .
财经问题研究, 2001, (10) :50-53
[10]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程声通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