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缘绿洲城市组群空间整合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杨宇 [1 ,2 ]
马天宇 [1 ,2 ]
张小雷 [1 ]
雷军 [1 ]
董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城市组群; 空间整合; 绿洲城市;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1.015
中图分类号
TU982 [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以塔里木盆地西缘绿洲城市为例,通过因子分析、引力模型以及区位熵等方法对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经济隶属度以及城市职能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研究区内形成了以喀什市为中心,以阿图什市、莎车、巴楚为次中心的城市等级体系;中心城市喀什市与各县市经济联系广泛,"喀什市——疏附——疏勒"之间经济联系密切,区域内各城市对喀什市的经济隶属度最高;除喀什市和阿图什市城市职能较为综合外,其他城市职能单一。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组群的空间形态,提出喀什市、疏附、疏勒三者应整合为一个强核心的发展战略,构建了以喀什市为中心,南疆铁路沿线城镇带和沿315国道城镇带为"两带",两条沿边城镇带与沿214省道城镇带为三轴的"点——轴"发展战略;以"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为带动的圈层结构战略;将城市组群划分为北部喀什城镇组团、南部莎车城镇组团、东部巴楚城镇组团和西南塔什库尔干边境城镇组团四个内部组团的发展战略。文章最后指出了在我国城市空间整合发展的局限性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域空间结构时空特征研究 [J].
张豫芳 ;
杨德刚 ;
张小雷 ;
邓红涛 .
中国沙漠, 2008, (04) :795-801
[2]   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组合特征与整合模式 [J].
刘晓丽 ;
方创琳 ;
王发曾 .
地理研究, 2008, (02) :409-420
[3]   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 [J].
方创琳 ;
蔺雪芹 .
地理研究, 2008, (02) :397-408
[4]   城市组群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J].
王士君 ;
吴嫦娥 .
现代城市研究, 2008, (03) :6-13
[5]   基于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中原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 [J].
王发曾 ;
郭志富 ;
刘晓丽 ;
赵威 .
地理研究, 2007, (04) :637-650+857
[6]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J].
宋吉涛 ;
方创琳 ;
宋敦江 .
地理学报, 2006, (12) :1311-1325
[7]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地理研究, 2006, (02) :222-232
[8]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 [J].
袁家冬 ;
周筠 ;
黄伟 .
地理研究, 2006, (01) :112-120
[9]   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探讨 [J].
杨迅周 ;
杨延哲 ;
刘爱荣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5) :33-37
[10]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林先扬 ;
陈忠暖 ;
蔡国田 .
热带地理, 2003, (01)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