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调查

被引:10
作者
涂琼理 [1 ]
邹秀清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保障功能; 主观认知; 排序选择模型;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2.11.013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及区域差异,应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问卷中,64.2%的农户认为承包地对他们生活的总体作用并不大,但94.7%的农户同时认为种田虽然不赚钱,但可以为基本生活提供最后保障;浙、赣、桂三省农民在"承包地对他们生活总体作用"这一问题的主观认知上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影响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的因素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村庄离县城(城市)的交通距离以及区域宏观区位特征等。研究结论:要大力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推进农地流转与使用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流转和适度集中;应充分认识农地保障功能存在区域差异这一现实背景,考虑不同农户主体自身禀赋和区域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因地制宜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重庆市农村土地保障功能问题研究.[D].卢颖.重庆工商大学.2010, 05
[2]  
转型时期新疆昌吉市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研究.[D].双文元.新疆农业大学.2008, 01
[3]   60后农民的土地养老保障研究 [J].
陈东强 .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21) :11080-11082+11121
[5]   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弱化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J].
王瑜 ;
黄蓓 ;
杨翠迎 .
农村金融研究, 2011, (04) :59-62
[7]   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与化解途径 [J].
徐唐奇 ;
杨俊 ;
张安录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6) :641-645
[8]   中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 [J].
蔡霞 .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2 (01) :22-26
[9]   基于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视角的探讨 [J].
黎翠梅 .
求索, 2007, (09) :24-26
[10]   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克强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3)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