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西南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的价值特征及其活态保护研究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孝蓉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明扬
[
2
]
王建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建英
[
1
]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贵州财经大学
来源
:
农业考古
|
2012年
/ 06期
关键词
:
农业;
传统农业文化;
活态保护;
价值特征;
民族;
权利主体;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
020202 ;
083305 ;
摘要
:
<正>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运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以及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和农业技术发展的农业。西南民族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土地稀缺。世代在此居住的山民迫于生计,充分利用自身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2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重新认识侗族传统生计方式的生态价值——以黄岗侗族的糯稻种植与水资源储养为例
[J].
崔海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崔海洋
.
思想战线,
2007,
(06)
:135
-136
[2]
农业现代化与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传统文化中的地理遗产的发掘利用为视野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华均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1)
:224
-227
[3]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与农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J].
李晓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李晓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卿
.
农业考古,
2006,
(04)
:250
-255
[4]
贵州黔东南苗族稻作文化
[J].
玄松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玄松南
.
农业考古,
2005,
(01)
:161
-165+175
[5]
论生态恶化之成因——侗族文化转型与生态系统藕合演替
[J].
陈茂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贵州贵阳
陈茂昌
.
贵州民族研究,
2005,
(04)
:74
-79
[6]
工业共生进化及其技术动因研究[D]. 郭莉.大连理工大学 2005
←
1
→
共 6 条
[1]
重新认识侗族传统生计方式的生态价值——以黄岗侗族的糯稻种植与水资源储养为例
[J].
崔海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崔海洋
.
思想战线,
2007,
(06)
:135
-136
[2]
农业现代化与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传统文化中的地理遗产的发掘利用为视野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华均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1)
:224
-227
[3]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与农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J].
李晓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李晓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卿
.
农业考古,
2006,
(04)
:250
-255
[4]
贵州黔东南苗族稻作文化
[J].
玄松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玄松南
.
农业考古,
2005,
(01)
:161
-165+175
[5]
论生态恶化之成因——侗族文化转型与生态系统藕合演替
[J].
陈茂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贵州贵阳
陈茂昌
.
贵州民族研究,
2005,
(04)
:74
-79
[6]
工业共生进化及其技术动因研究[D]. 郭莉.大连理工大学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