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60
作者
王志章
王静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扶贫; 绩效评价;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18.05.01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旅游扶贫是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贫困人口参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四个层面评价旅游扶贫绩效。研究发现:该区域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为89.2分,处于良好水平,扶贫效果较明显;从各项指标来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指标与标准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亟需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做好旅游扶贫的顶层设计,创新旅游扶贫运行方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旅游包容性就业比例,开发特色旅游新产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旅游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扶贫路径探索——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 [J].
黄渊基 ;
匡立波 ;
贺正楚 .
经济地理, 2017, 37 (03) :218-224
[2]   有限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 [J].
龚艳 ;
李如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6) :115-121
[3]   西部地区旅游扶贫机制选择与绩效评价附视频 [J].
张笑薇 .
改革与战略, 2016, (11) :101-106
[4]   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路径转向研究 [J].
沈涛 ;
朱勇生 ;
吴建国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5) :124-129
[5]   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耦合态势研究——以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镇为例 [J].
秦远好 ;
刘德秀 ;
秦翰 ;
黄晓楠 ;
王志章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2 (03) :69-77+190
[6]   滇桂黔石漠化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评价 [J].
罗盛锋 ;
黄燕玲 .
社会科学家, 2015, (09) :97-101
[7]   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J].
何红 ;
王淑新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 35 (08) :74-79
[8]   重庆旅游扶贫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 [J].
李莉 .
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5 (18) :49-50
[9]  
The impacts of tourism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 integrated research framework[J] . Diego R. Medina-Mu?oz,Rita D. Medina-Mu?oz,Francisco J. Gutiérrez-Pérez.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 2016 (2)
[10]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in the cruise tourism industry: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sing a new institutional theory based model[J] . Danuta de Grosbois.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 2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