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与治理制度重构

被引:30
作者
陈立辉 [1 ]
刘西川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2]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异化; 重构; 治理问题; 微型金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合作金融探索的新阶段。本文在论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揭示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的具体形式、后果及原因,进而探讨重构其治理制度的原则与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管理、贷款产品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体现了合作金融自愿、互助、民主以及非营利等特征,具有较小存贷利差、股权激励以及微型金融贷款办法等制度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在目标、产权、管理以及贷款四个方面均有体现,结果是互助合作属性丧失、风险增大以及资金动员困难。农村资金互助社发生异化的主要根源是净储蓄者—净借款者、小户—大户以及管理者—借款者之间未能实现激励相容。重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制度,应遵从金融发展权利与激励相容两条基本原则,并从民主、产权及产品三个方面寻求重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2+159 +159-1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异质社员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平衡 [J].
张德峰 .
法商研究, 2014, 31 (04) :90-98
[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 [J].
董金玲 ;
李秋建 ;
宋念雨 .
金融经济, 2014, (12) :25-27
[3]   成员异质性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非“民主治理”——以苏北地区为例 [J].
陈东平 ;
任芃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4) :45-53
[4]   合作金融的异化——基于温州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 [J].
金瓯 .
中国集体经济, 2013, (20) :23-29
[5]   农户参与农民资金互助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3市4县(区)82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J].
董晓林 ;
张晓艳 ;
叶天天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3) :30-39+53+91
[6]   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调查 [J].
林乐芬 ;
赵倩 ;
沈建芬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2) :50-59
[7]   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利益倾向:判断、影响与解释 [J].
董晓林 ;
徐虹 ;
易俊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10) :69-77
[8]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部治理机制缘何“异化”?——社员合作博弈的视角与来自浙南M镇的证据 [J].
陈东平 ;
周振 .
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2) :62-67
[9]   农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江苏省步凤镇农民资金互助社案例分析 [J].
孔祥智 ;
平时利 ;
毛飞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4) :1-6
[10]   中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异化与回归 [J].
张荔 ;
王晓研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 (10)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