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生态工业园典型案例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杨丽花 [1 ,2 ]
佟连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生态工业园; 产业生态化; 产业共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3 [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以丹麦卡伦堡和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典型生态工业园的组织结构和网络结构。用簇系数、平均最短距离、传递性以及核心-边缘结构来衡量其稳定性,分析其不同结构特征。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簇系数为0.715,远高于贵港生态工业园的0.246,说明其聚合性较好;从最短距离长度来看,卡伦堡和贵港分别为2.110和2.236,复杂性弱;从传递性来看,两者传递性皆低于25%,节点之间联系性不够强;从核心-边缘结构来看,卡伦堡各节点之间的异质性(0.057)高于贵港(0.005),可见贵港参与主体的中心性较为均衡,而卡伦堡差异性较大。两者都以一个产业或者企业集团为网络核心;网络内其他节点联系不够紧密,长链条联结较少;网络复杂性弱。
引用
收藏
页码:4236 / 42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 [J].
韩玉刚 ;
焦华富 ;
李俊峰 .
地理研究, 2011, 30 (05) :814-826
[2]   工业园内企业年龄构建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研究 [J].
刘辉 ;
梁明易 ;
刘伟明 .
生态经济, 2011, (01) :37-40
[3]   产业园生态效率评价——以九发生态产业园为例 [J].
彭涛 ;
李林军 ;
陆宏芳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7) :1611-1616
[4]   基于MFA的生态工业园区物质代谢研究方法探析 [J].
石垚 ;
杨建新 ;
刘晶茹 ;
陈波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228-237
[5]   生态产业共生系统节点稳定性 [J].
刘宁 ;
杨莉 ;
吴小庆 ;
温剑锋 ;
陆根法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828-3834
[6]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产业生态群落关联度赋值方法 [J].
王政 ;
石磊 ;
贾小平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810-814
[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产业共生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J].
刘宁 ;
吴小庆 ;
王志凤 ;
王远 ;
陆根法 ;
温剑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6) :831-838
[8]  
工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度量及案例分析[J]. 宋雨萌,石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9)
[9]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产业集群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 [J].
李二玲 ;
李小建 .
人文地理, 2007, (06) :10-15+128
[10]   基于生态效率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 [J].
商华 ;
武春友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