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预期与效果——事实及评价

被引:9
作者
李永刚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内容监管; 国家防火墙; 自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从监管预期与效果的落差来看,不同时期的案例证明,中国互联网"国家防火墙"仍会有间歇性失常,无论是冲动许可、维权春天还是哄客暴戾,民众表达仍然有弹性空间。西方的政治家和知识精英基于他们的自由价值立场和生活经验,对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提出了强烈批评,辩护者则注意到中国政府的现实权衡。批评者表达的是私人自由与公共权力之间的紧张,辩护者关注的是公共权力与统治秩序之间的调和。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网络民意与“程序正义”.[J].王怡.新闻周刊.2004, 03
[2]  
新民权行动年.[J].秋风.新闻周刊.2003, 47
[3]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J].
Jeffrey Sachs ;
胡永泰 ;
杨小凯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61-988
[4]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