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农业干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杨载田
钟顺清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中国湖南衡阳,中国湖南衡阳
关键词
衡阳市; 农业干旱; 对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3.06.018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以红色丘陵盆地地貌景观为主体的衡阳市,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地位重要,但在大气环流、地貌结构、岩性、植被等自然因素和大面积破坏天然植被,无限制扩大耕地面积和耗水性农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地域性的农业季节性干旱越来越表现出频率高、旱情重;夏秋多旱,秋旱尤甚;地域差异明显,但有一定规律等特征,乃至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性因素。为确保衡阳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基地和畜禽、淡水渔基地的地位,必须针对衡阳市所特有的农业干旱问题,加强其生态环境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整和优化区域农业结构,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保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96 / 7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1世纪湘南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J].
杨载田 ;
谢莉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 (02) :155-157
[2]   论历史时期的湘南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J].
杨载田 ;
钟顺清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1, (06) :69-74
[3]   衡阳盆地水旱灾害特征及减灾社会化措施 [J].
刘兰芳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1, (05) :39-43
[4]   湘南农业地域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J].
杨载田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1, (05) :34-38
[5]  
中国农史稿[M]. 农业出版社 , 唐启宇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