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司法的裁判及解释

被引:49
作者
李飞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同案同判; 法律解释; 诠释节点;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8.05.057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正加速应用于司法裁判之中。智能司法的背后是从文字向代码的司法逻辑转向,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法学,更重塑了同案同判的公正理念。但AI司法的复杂性与隐秘性共存,并威胁自身的合法性和优越性。除了AI司法过程的不可还原性导致的黑箱效应,数据与算法作为AI司法生态的重大环节也并非无懈可击。法官的解释任务因此出现了新的内容:需要对AI司法的基础条件进行验证与整合。为了使AI的技术理性与同案同判的目的理性契合,法官应当基于人机协同而关注四个诠释节点:(1)案例数据是否充足?(2)裁判结果是否合理?(3)因果关系是否相当?(4)正反计算是否对称?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从哲学维度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J].
徐英瑾 .
竞争情报, 2017, 13 (05) :19-20
[2]  
乌合之众.[M].勒庞.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3]  
论犯罪与刑罚.[M].贝卡里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  
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M].(美) 布雷耶 (Breyer;S.) ; 著.法律出版社.2012,
[5]  
网络行为心理学.[M].(英) 乔伊森; 著.商务印书馆.2010,
[6]  
司法过程的性质.[M].(美) 卡多佐 (Cardozo;B.N.) ; 著.商务印书馆.2009,
[7]  
信息乌托邦.[M].(美) 桑斯坦; 著.法律出版社.2008,
[8]  
人工智能哲学.[M].(英)玛格丽特·A.博登(MargaretA.Boden)编著;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  
法律社会学.[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统计与真理.[M].(美)C.R.劳(C.RadhakrishnaRao)著;.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