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64
作者
赵文军 [1 ]
于津平 [2 ]
机构
[1]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经济增长方式; FMOLS估计法;
D O I
10.14116/j.nkes.2014.03.005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123.9 [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考察了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征不仅没有出现弱化趋势,反而存在加重迹象。在全国层面上,我国市场化总进程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各市场化分项进程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进作用,按经济非国有化、产品市场发育、政府减少经济干预、要素市场发育和健全经济法律制度的顺序依次增强。在地区层面上,沿海和内陆地区市场化总进程均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中沿海地区的驱动力度相对较强,各市场化分项进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关系在这两个地区有不同表现。上述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研究 [J].
董雪兵 ;
朱慧 ;
康继军 ;
宋顺锋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4-17
[2]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文军 ;
于津平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18-31
[4]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樊纲 ;
王小鲁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4-16
[5]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J].
张成 ;
陆旸 ;
郭路 ;
于同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113-124
[7]   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J].
朱英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0) :3-18
[8]   1985年“巴山轮会议”的回顾与思考 [J].
赵人伟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17-28+49
[9]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J].
刘伟 ;
张辉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15
[10]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8, (08) :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