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复兴

被引:12
作者
张志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启蒙; 现代化; 多元现代性; 传统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103 [文化史];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启蒙和现代性虽然饱受批判,但是把传统文化与启蒙和现代性对立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不要启蒙和现代性而实现现代化。百年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传统社会实现现代化,今天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在现代社会复兴传统文化,因而启蒙和现代性乃是复兴传统文化的条件。倘若我们给启蒙加上“批判”的限制,倘若我们把现代性理解为“多元现代性”,从而为传统文化资源留有余地,倘若我们把传统文化的复兴落实到现代中国社会,那么启蒙、现代性与传统文化就并非形同水火,不能相容。就此而论,重建启蒙,重建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一样,乃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现代世界的诞生[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2013
[2]  
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威纳 (Weiner, 2013
[3]  
启蒙的精神[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法) 托多罗夫, 2012
[4]  
纯粹理性批判[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 康德 (Kant, 2011
[5]  
现代性之路[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美) 希梅尔法布 (Himmelfarb, 2011
[6]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单世联, 2010
[7]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詹姆斯·施密特(JamesSchmidt)编, 2005
[8]  
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哈佛燕京学社编, 2005
[9]  
理性缺位的启蒙[M]. 上海三联书店 , 姜义华著, 2000
[10]  
论美国的民主[M]. 商务印书馆[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