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迭代与规制革新——以ChatGPT为例

被引:57
作者
王洋
闫海
机构
[1] 辽宁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风险规制; 元规制; 人工智能法;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23.06.002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普及之迅广,超出了人类技术史上的任何一次科技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跃进引发了人的主体性、公私法益受损和技术风险黑箱识别困难的广泛风险迭代问题。传统规制模式面临政府规制迟滞和资源匮乏、市场自治动力缺失和协调不足的困境。元规制模式倡导框架性法律引导下的企业自我规制,可回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规制需求。我国应集中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算法模型、庞大的数据集和训练机制方面的风险源头,由政府规制承担掌舵者的风险防控职责,协调人工智能企业、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风险治理,构建框架性的软硬法混合规范体系,形成从人工智能企业内部到认证机构、关联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风险合规监督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人工智能开发的理念、法律以及政策 [J].
季卫东 .
东方法学, 2019, (05) :4-13
[2]   从马的法律到黑箱之法 [J].
余成峰 .
读书, 2019, (03) :18-27
[3]   机器人“人格”理论批判与人工智能物的法律规制 [J].
张力 ;
陈鹏 .
学术界, 2018, (12) :53-75
[4]   德国公私合作规制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金健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8, 34 (01) :114-119
[5]   新公共治理:新的治理模式? [J].
竺乾威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7) :132-139
[6]   论行业自治的合法性 [J].
汪莉 .
理论学刊, 2012, (11) :93-97
[7]   新的治理 [J].
R.A.W.罗茨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5) :42-48
[8]  
A. M. Turing.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J].Mind,1950(236)
[9]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10]  
帕斯夸里.黑箱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