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一个基于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被引:9
作者
葛结根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价格下跌; 农民收入; 粮食生产能力;
D O I
10.13246/j.cnki.iae.2004.04.005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出现粮食过剩 ,但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本文认为 ,粮食供过于求的短期与直接效应是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 ,如果这种效应进一步影响到 (潜在或现实的 )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供应的持续性 ,那么 ,粮食安全和农业的稳定地位就得不到保障。本文从基本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指标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79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适应经济形势确保粮食安全 [J].
蒙玉玲 .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3, (03) :65-68
[2]   粮食安全新内涵与中国粮食安全态势分析 [J].
马爱锄 ;
杨改河 ;
黑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11-116
[3]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J].
邵来安 .
湖南经济, 2002, (10) :18-20
[4]   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92) :2-48
[5]   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分析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1999, (07) :2-9
[6]  
西方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鸿业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