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多支病变

被引:13
作者
李志根 [1 ]
周颖玲 [1 ]
陈竹君 [2 ]
杨峻青 [2 ]
周典华 [1 ,2 ]
张莹 [2 ]
机构
[1]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心内科
[2]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心内科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冠心病; 预测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通过对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探讨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血管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471例,术前均用高频超声检测CIMT和颈动脉斑块。按是否检出斑块分为斑块组(n=361例)和非斑块组(n=110),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程度,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比值(OR值)。结果:两组除了年龄有显著差异外(P<0.001),其他资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相对于非斑块组,斑块组检出更多的3支血管病变(OR=3.328,95%CI:1.907~5.807,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基线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后,颈动脉斑块仍是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2.933,95%CI:1.865~4.615,P<0.001),而CIMT增厚则否。结论:相对于CIMT增厚,颈动脉斑块能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多支血病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066 / 306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J].
谭虹 ;
周颖玲 ;
张莹 .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15) :2366-2368
[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相关分析 [J].
范晓红 ;
王春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02) :174-175
[3]  
Carotid plaque, compared with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more accurately predic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vents: A meta-analysis[J] . Yoichi Inaba,Jennifer A. Chen,Steven R. Bergmann.Atherosclerosis . 2011 (1)
[4]   Comm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risk of strok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 The Rotterdam Study [J].
Bots, ML ;
Hoes, AW ;
Koudstaal, PJ ;
Hofman, A ;
Grobbee, DE .
CIRCULATION, 1997, 96 (05) :143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