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经济国家与《预算法》的修改理念——以预算权分配为中心

被引:9
作者
冯辉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政; 经济国家; 预算法; 预算权分配;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1.09.013
中图分类号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预算权的分配及我国《预算法》的修改理念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限权式宪政,而应诉诸政府预算面临的实践情境和现实约束。在政府成为内生因素、嵌入并主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国家"时代,预算权分配及《预算法》的修改理念应定位于分权与问责两大要义。无论横向或纵向的预算分权,其目的均在于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与角色,为其分工协作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奠定基础。预算分权机制的有效实现,则依赖高度契合政府预算之内在机理以实现嵌入式控制的综合性调整机制,其核心在于融角色定位、说明回应和违法追究于一体的问责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议会至上与行政主导:预算权力配置的理想与现实 [J].
朱大旗 ;
何遐祥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9, (04) :128-135
[3]   “问责制”研究——兼论问责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地位 [J].
史际春 ;
冯辉 .
政治与法律, 2009, (01) :2-9
[4]   预算法律责任探析 [J].
朱大旗 ;
何遐祥 .
法学家, 2008, (05) :94-100+16
[5]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 [J].
郁建兴 ;
徐越倩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5) :92-102+207
[6]   论“大民事” [J].
史际春 ;
孙虹 .
政法论坛, 2002, (04) :109-117
[7]   社会契约的重建──试论罗尔斯伦理学的反思平衡方法 [J].
朱士群 ;
万军 .
学术界, 1997, (03) :19-23
[8]  
经济法学评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史际春, 2010
[9]  
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M]. 三联书店 , 王焱编辑, 2003
[10]  
自律与他律[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周志忍,陈庆云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