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续前)

被引:101
作者
杜冠华
张均田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 丹酚酸; 药理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植物药];
学科分类号
100703 ;
摘要
近年来 ,对丹参的生物学特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临床制剂和临床用途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的丹参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是造成其临床效果不一的主要原因。丹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可以分为丹参酮和丹酚酸两大类化合物。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有二萜结构 ,目前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 3 0余种 ;丹酚酸类化合物多具有酚酸结构 ,结构明确的丹酚酸有 2 0余种 ,这些化合物构成了丹参的有效成分 ,是丹参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丹参有效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 ,丹参酮类化合物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作用为主 ;而丹酚酸类化合物则以抗氧化、抗凝血和细胞保护作用特别突出。利用丹参已经研究成功多种临床应用的药物 ,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等 2 0余种 ,分别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皮肤病、肝肾疾病等 ,并取得良好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丹参酮ⅡA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体外实验研究 [J].
袁淑兰 ;
宋毅 ;
王修杰 ;
张洁 .
华西药学杂志, 2003, (05) :327-329
[2]   丹参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史华 ;
张洪波 ;
陈波 .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 (02) :11-12
[3]   丹参对老龄小鼠SOD和LPO的影响 [J].
郭忠兴 ;
白书阁 ;
马春力 ;
赵玉珍 ;
粟坤 .
中成药, 1993, (11) :27-28
[4]   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及丹参的保护作用 [J].
李哲泓 ;
吴惠民 ;
康保安 ;
张展清 ;
关承华 ;
徐长庆 ;
王孝铭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3, (01) :17-19
[5]   丹参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J].
乔立新 ;
张明道 ;
熊芬霞 .
中医药学报, 1992, (06) :40-41
[6]   丹参护肝机理的研究 [J].
邓和军 ;
马学惠 ;
许瑞龄 ;
陈贤明 ;
赵元昌 ;
尹镭 ;
韩德五 ;
不详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2, (04) :233-236+257
[7]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家兔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 [J].
郑先科 ;
王新均 ;
冯桂香 ;
孙鹏飞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 (12) :733-735+710
[8]   丹参对急性肾衰的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 [J].
张步振 ;
黄丽娜 ;
阮连贵 .
中国医药学报, 1991, (02) :26-28+64
[9]   丹参、赤芍对实验性肝损伤肝细胞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 [J].
戚心广 ;
稻垣■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 (02) :102-104+69
[10]   复方丹参对小鼠急性重度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黄林邦 ;
韩光 ;
饶俐俐 ;
熊桂生 .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0, (04) :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