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组织系统建构的三维框架阐释

被引:3
作者
李志强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关键词
农村社区组织; 制度; 行动者; 环境; 互构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转型农村社区组织系统的"结构—行动"互构性解释框架的视野下,系统结构和系统主体互动效果的体现,都是在具体情境场域空间进行展示的。农村社区组织场域系统制度、行动者和环境三要素互动的规则和秩序,在组织的社会行动和制度博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结构化趋势的同时,具体可交易的场景也对社会互动与后果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制度性限制。这种彼此塑造的甚至矛盾化的发展过程,推进着农村社会机制创新和结构变迁,实现着农村社区组织系统的动态发展和路径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项继权著, 2002
[2]  
自由秩序原理[M]. 三联书店[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 1997
[3]  
行动中的组织[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汤普森 (Tompson, 2007
[4]  
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瑞典) 伯恩斯 (Burns, 2010
[5]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ness:product variation and reorientation. Normann,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1971
[6]  
Actors and Systems:The Polit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 1980
[7]   治理结构现代化:中国乡村发展的政治要求 [J].
刘晔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6) :56-61+79
[8]   农民为什么难以合作 [J].
董磊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9-11
[9]  
"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Sociology:The After math of Crisis .
[10]  
"Structuration Versus Morphogenesis". Archer,M. Macro Sociological Theory:Perspectives on Sociological Theory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