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项目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2
作者
Jeremy Berkoff
石秋池
朱威
戴苏
机构
关键词
中国的水; 经济; 社会环境评价; 跨流域分配; 水配置; 水政策; 调水;
D O I
10.13476/j.cnki.nsbdqk.2004.01.007
中图分类号
TV68 [调水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如果全部实施,每年可从长江流域调水400-500亿m3到华北平原,以缓解华北地区的3-3.25亿人的水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第一阶段(调水200亿m3/年)建设,已于2002年或2003年开工(已在2002年12月开工。校译者注),需投入170亿美元建设资金(包括70亿美元的附属项目资金)。世界银行最近研究认为“该项目在经济上有较大效益”。但世界自然基金会却反对该结论,争议较大。笔者认为该项目在经济上投资昂贵,并需要移民30万人,调水价格也很难为农业所承担;但是,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化,而华北平原严重水短缺已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通过将当地灌溉用水重新配置并转让给生活和工业用户以及改善环境用水,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些矛盾,从这个意义(更多的是从政治上和实际需要出发)说,而不是严格从经济上或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中国政府决策实施此项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7+44 +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