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理论的高新区发展不均衡度评价

被引:17
作者
韩伯棠
李强
朱美光
张彩波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
关键词
高新区; 不均衡指数; 发展评价;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5.03.010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从熵理论出发,把我国高新区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在高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定量评价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评价结果显示,在最初几年,我国各高新区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较大改善,但从1998年开始,不平衡度又逐渐增加。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国外经验,就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J].
范柏乃 .
科学学研究, 2003, (06) :667-671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聚类分析评价研究 [J].
黄宁燕 ;
梁战平 .
科学学研究, 1999, (02) :79-88
[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J].
范柏乃 ;
江蕾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 1999, (01) :5-11
[5]   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 [J].
王缉慈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3) :32-38
[6]   中国高新技术区的综合评价 [J].
张伟 ;
顾朝林 ;
陈田 ;
邱友良 .
地理研究, 1998, (03) :10-18
[7]  
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M]. 中信出版社 , 夏海钧著, 2001
[8]  
希望的火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于维栋主编, 1988
[9]  
Partial knowledge,entropy, and estimation .2 James Macqueen,Jacob Marschak. Statistics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