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

被引:281
作者
钱忠好
机构
[1]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庭内部分工; 非农就业; 农地流转; 农户兼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分析,家庭决策的基础是尽可能地利用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优势,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取决于家庭拥有的初始土地资源、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综合比较利益等。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但并不发生土地流转,农户经营兼业化。在当今中国,由于农户人均及户均土地资源有限、农户有着足够的农业劳动能力、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等,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农户决策的结果是:部分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家庭成员内部分工,农户经营兼业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实证分析——来自江苏省的数据检验及其政策启示 [J].
钱忠好 ;
张骏 .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5) :4-9
[2]   区域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关系分析——以江苏省宝应县农户调查为例 [J].
涂军平 ;
黄贤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2) :35-39
[3]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 [J].
叶剑平 ;
蒋妍 ;
丰雷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4) :48-55
[4]   农户兼业对农地利用效率与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分析 [J].
黄大学 .
当代经济, 2006, (04) :62-63
[5]   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 [J].
贺振华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2) :72-78
[6]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 [J].
黄宗智 .
读书, 2006, (03) :72-80
[7]   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 [J].
向国成 ;
韩绍凤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8) :4-9+16
[8]   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 [J].
马忠东 ;
张为民 ;
梁在 ;
崔红艳 .
人口研究, 2004, (03) :2-10
[9]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 [J].
王德文 ;
蔡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4) :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