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概念的提出及研究进展

被引:35
作者
张文霞
赵延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现代风险; 风险社会; 现代性;
D O I
10.19524/j.cnki.10-1009/g3.2011.02.009
中图分类号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回顾了"风险社会"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研究的进展。风险社会研究是反思性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贝克提出"风险社会"概念以来,催生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促进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对人类理性和现代社会更为深入的反思。风险问题也逐渐进入公共领域,并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需大力加强相关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风险的多学科研究视角 [J].
赵延东 ;
肖为群 .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6) :107-111
[2]   解读“风险社会”理论 [J].
赵延东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06) :80-83+91
[3]   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 [J].
庄友刚 .
哲学动态, 2005, (09) :57-62
[4]   “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J].
陈磊 .
南京社会科学, 2005, (02) :43-48
[5]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1) :44-55
[6]   风险社会理论述评 [J].
杨雪冬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1) :87-90
[7]   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 [J].
周战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53-59
[8]  
风险与社会.[M].(英) 丹尼; 著.北京出版社.2009,
[9]  
跨文化的风险感知.[M].( ) 瑞纳; 主编.北京出版社.2007,
[10]  
风险的感知.[M].(美) 斯络维克; 主编.北京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