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壤资源农业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胡月明
欧阳村香
戴军
吴顺辉
温志平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湖南省莽山林管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
关键词
红壤资源; 利用; 研究进展;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1999.01.013
中图分类号
S156.6 [红壤、黄壤改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将我国红壤资源的农业利用研究划分为考察、垦殖与培肥阶段(50 年代初~70 年代初) 、改良整治与综合利用阶段(70 年代中~80 年代中) 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阶段(80 年代末以来)3 个时期,简要介绍了各个时期对红壤资源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所采取的整治与利用措施,总结了目前存在的4 大主要问题并提出了4 条相应的改进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浙江省红壤资源类型划分 [J].
胡月明 ;
戴军 ;
王人潮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84-88
[2]   红壤丘陵小区域水平上不同时段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和分析 [J].
王效举 ;
龚子同 .
地理科学, 1997, (02) :46-54
[3]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 [J].
赵其国 .
土壤, 1995, (06) :281-285
[4]   论浙西低丘红壤区农业的持续发展 [J].
罗永进 ;
王国法 ;
蒋彭炎 .
浙江农业学报, 1995, (05) :2-7
[5]   低丘红壤区生态模式的研究 [J].
柴锡周 ;
傅庆林 ;
罗永进 .
浙江农业学报, 1995, (05) :65-69
[6]   湘南红壤丘陵区农业综合发展潜力与技术对策 [J].
陈福兴,陈永安,秦道珠 .
湖南农业科学, 1994, (06) :2-3
[7]   加速我国南方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J].
赵其国 .
土壤, 1993, (01) :1-6+20
[8]   华南赤红壤坡地退化特征及其整治开发——以“五华县国土试验区”为例 [J].
谢明 ;
何江华 ;
林美莹 ;
邹国础 .
地理研究, 1992, (04) :75-85
[9]   红壤丘陵地农业利用规划研究简报 [J].
覃先孝 .
土壤肥料, 1985, (03) :10-16
[10]   云南省红壤分布和利用改良 [J].
王文富 .
土壤肥料, 1985,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