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23
作者
方建德 [1 ]
杨扬 [1 ]
叶堤 [2 ]
周谐 [2 ]
陈晓燕 [1 ]
机构
[1] 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时间序列; 主成分; 驱动因子;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4.03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广泛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序列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6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分析模型,揭示了驱动生态足迹序列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显示,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1.1244hm2增加到2005年的1.4903hm2,而由于耕地占用等原因,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在逐年减少,从1997年的0.5075hm2减少到2005年的0.4652hm2,导致该地区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呈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驱动力分析模型表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具有强烈的驱动作用。直辖以来,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均生态足迹也相应同步增长;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产业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有限,因此它们尚未有效发挥降低区域生态足迹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7 / 13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1999—2005年上海市纵向时间序列生态足迹分析 [J].
谌伟 ;
李小平 ;
孙从军 ;
程曦 ;
蔡婧 .
生态环境, 2008, (01) :422-427
[2]   重庆市直辖以来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J].
杨永奎 ;
王定勇 .
生态学报, 2007, (06) :2382-2390
[3]   改良生态足迹法在珠海的应用 [J].
李翔 ;
舒俭民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3) :148-151
[4]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曹宝 ;
秦其明 ;
王秀波 ;
朱琳 .
生态环境, 2007, (03) :968-972
[5]   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研究 [J].
刘自娟 ;
张文秀 ;
贾林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155-159
[6]   中国中部六省生态足迹实证分析 [J].
张桂宾 ;
王安周 .
生态环境, 2007, (02) :598-601
[7]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J].
吴隆杰 ;
杨林 ;
苏昕 ;
徐建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1-8
[8]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 [J].
陆颖 ;
何大明 ;
柳江 ;
李静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3) :93-97
[9]   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计算与分析 [J].
赵卫 ;
刘景双 ;
孔凡娥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2) :6-10
[10]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以1995年003年江苏人均足迹为例 [J].
赖力 ;
黄贤金 ;
刘伟良 .
资源科学, 2006, (0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