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23
作者
程龙
董捷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规划;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挂钩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挂钩规划的科学编制是挂钩工作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本文引入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生态位适宜度,并据此划分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制定联动规划方案。同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实证,通过测算研究区域挂钩供给和需求潜力,利用MapGIS中叠加分析功能,修正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划分结果,最终确定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并制定联动规划方案。研究表明,规划期内应优先将挂钩供给高度适宜区(双柳)与挂钩需求高度适宜区(阳逻和旧街)联动。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 [J].
宇德良 ;
汪景宽 ;
李双异 ;
孙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168-171
[2]   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姜广辉 ;
关小克 ;
郭力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290-296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及实证 [J].
周小平 ;
黄蕾 ;
谷晓坤 ;
孙滋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79-85
[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以溧阳市为例 [J].
王珏 .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 (09) :236-237
[5]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J].
俞艳 ;
何建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24-128
[6]   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在退耕还林决策中的应用 [J].
王筱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8) :113-116
[7]   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的探讨 [J].
王君 ;
朱玉碧 ;
郑财贵 .
农村经济, 2007, (08) :29-31
[8]   “生态位”元胞自动机在土地可持续规划模型中的应用 [J].
刘小平 ;
黎夏 ;
彭晓鹃 .
生态学报, 2007, (06) :2391-2402
[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J].
买晓森 ;
杨庆媛 ;
马寅华 ;
王兆林 ;
鲁春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8) :2377-2379
[10]   对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挂钩政策的探讨 [J].
杨巧玲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2) :53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