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造过程效果的实证研究——个人和团队层面

被引:11
作者
韩维贺 [1 ]
季绍波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Sprott School of Business,Carleton University,Ottawa,Ontario K1S 5B6,Canada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创造; SECI模型;
D O I
10.16511/j.cnki.qhdxxb.2006.s1.008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分析了中国情境下知识创造的4个维度与个人和团队中知识创造效果的关系,感知的知识管理有效性被作为衡量知识创造效果的标准。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126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内化维度与个人层面上知识创造的效果显著相关,会提高个人层面上感知的有效性;外化维度在个人层面上对知识创造的效果影响不显著;而外化、社会化和综合三个维度与团队中知识创造的效果显著相关,会提高团队层面上感知的有效性;个人层面上感知有效性会明显促进团队层面上感知有效性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42 / 9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陈国权 ;
郑红平 .
管理科学学报, 2005, (01) :48-61
[2]   基于群体层面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研究 [J].
夏功成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11) :69-73
[3]   企业知识的分类、分布与转化机制研究——系统化视角下对SECI模型的一个扩展 [J].
耿新 ;
彭留英 .
管理科学, 2004, (04) :43-48
[4]   SECI过程与知识发酵模型 [J].
熊德勇 ;
和金生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02) :14-19
[5]   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创造 [J].
秦世亮 ;
万威武 ;
朱莉欣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01) :55-60
[6]   PKM应该缓行 [J].
孙洪波 .
IT经理世界, 2003, (17) :86-86
[7]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J].
张庆普 ;
李志超 .
中国软科学, 2003, (01) :88-92
[8]  
管理信息系统[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梯云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