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复杂性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5
作者
刘浜葭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阜新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复杂性; 污染; 灾害; 荒漠化; 生态重构;
D O I
10.13532/j.cnki.cn11-3677/td.2004.02.004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阜新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包括由于地下采动引起的地质灾害,还包括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地下水资源污染,因此该地区的生态破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中极具复杂性和典型性。在分析了该地区空气污染、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和地下水污染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破坏的原因,并从宏观上介绍了整治对策,对该问题的系统研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重构具有实际而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辽宁省阜新地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 [J].
薛强 ;
梁冰 ;
刘晓丽 ;
燕允鹏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3) :94-98
[2]   阜新市细河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J].
郑国锋 ;
曹群 ;
文经纬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03) :430-432
[3]   阜新矿区地面塌陷灾害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J].
赵明鹏 ;
张震斌 ;
周立岱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1) :80-83
[4]   阜新地区土地荒漠化演变与生态建设 [J].
李英旭 ;
武文波 ;
杜明义 ;
刘涛 .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2, (03) :1-4
[5]   阜新地区沙化现状评估及发展趋势 [J].
王而力 ;
赵金山 ;
刘金刚 .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2, (01) :1-4
[6]   基于RS、GIS的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景观重构策略──以辽西北阜新地区为例 [J].
杜明义 ;
郭达志 ;
武文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3) :61-64
[7]   阜新地区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J].
赵明鹏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 (04) :67-71
[8]   阜新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J].
付盈春 ;
魏建勋 ;
孙丽昕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334-336
[9]   煤矸石中无机盐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而力 ;
刘燕 ;
王宏 ;
王晓峰 ;
庄晶 .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1999, (04) :25-33
[10]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再造阜新秀美山川 [J].
包权 .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4)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