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

被引:39
作者
樊行健
郑珺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当期营业观; 损益满计观; 准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者对盈余构成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化的过程。2008年证监会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然而,对于非经常性损益是否应该计入企业损益这个问题,理论研究中的当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各执己见。各国的准则制定基本采纳损益满计观,但具体发布的准则、公告存在着差异。本文基于对理论的分析和准则的比较,认为在我国目前非经常性损益监管采取"突击式"增减列举项目的方式下,财务报告使用者有必要结合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公司自身特点,对非经常性损益展开动态评价和嵌入性分析,合理评价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95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 [J].
葛家澍 .
会计研究, 2009, (04) :3-11+96
[2]   非经常性损益、监管制度化与ST公司摘帽的市场反应 [J].
孟焰 ;
袁淳 ;
吴溪 .
管理世界, 2008, (08) :33-39
[3]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及其披露监管有效性研究 [J].
周晓苏 ;
李向群 .
会计师, 2007, (11) :4-12
[4]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魏涛 ;
陆正飞 ;
单宏伟 .
管理世界, 2007, (01) :113-121+172
[5]  
新会计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披露问题研究[D]. 杨模荣.合肥工业大学. 2008
[6]  
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戴维·F.霍金斯(DavidF.Hawkins)著, 2000
[7]   Who trades on pro forma earnings information? [J].
Bhattacharya, Nilabhra ;
Black, Ervin L. ;
Christensen, Theodore E. ;
Mergenthaler, Richard D. .
ACCOUNTING REVIEW, 2007, 82 (03) :581-619
[8]   Are investors influenced by pro forma emphasis and reconciliations in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
Elliott, WB .
ACCOUNTING REVIEW, 2006, 81 (01) :113-133
[9]   The effects of pro forma earnings disclosures on analysts' and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equity valuation judgments [J].
Frederickson, JR ;
Miller, JS .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 (03) :667-686
[10]  
正确理解、界定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解读 .2 李筱强. 上海证券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