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络病的现代认识

被引:113
作者
李岩
赵雁
黄启福
王永炎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中国中医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中医; 络病理论; 分子水平; 医学诠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络病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络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中医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通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与研究络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中医络病理论给予了现代医学诠释,提出了新的络病假说,从而部分地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西医基础理论实质性的链接,实现了传统中医药学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接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物活性蛋白的功能多样性与分子内调控 [J].
汤健 .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10) :6-7
[2]   经络——人体的无形信息通道 [J].
李志超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05) :52-54
[3]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J].
张建军 ;
陈书艳 ;
张爱兵 ;
马大列 ;
陈思聪 ;
张国元 ;
吴宗贵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2) :17-17
[4]   络病理论探微 [J].
雷燕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2) :3-5
[5]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 [J].
王永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4) :195-196
[6]   对当前探讨中医本质的思路与方法的质疑 [J].
张永洛 .
中医药学报, 1993, (01) :2-4
[7]   论中医系统论 [J].
祝世讷 .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0, (06) :8-13
[8]  
络脉理论与临床[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邱幸凡编著, 1991
[9]   In vitro models to study mechanisms involved in cyclosporine A-mediated glomerular contraction [J].
L'Azou, B ;
Medina, J ;
Frieauff, W ;
Cordier, A ;
Cambar, J ;
Wolf, A .
ARCHIVES OF TOXICOLOGY, 1999, 73 (06) :337-345
[10]  
Balance between matrix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a determinant of glomerulosclerosis[J] . H. William Schnaper.Pediatric Nephrology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