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437例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被引:3
作者
胡升芳
陈红风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科,上海,,上海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乳腺癌危险因素; 中医辨证分型;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4.12.192.hushf.106
中图分类号
R271.44 [乳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9 ;
摘要
目的:乳腺增生病病机复杂,临床上各家分型不一。参考各医家的辨治经验,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进一步进行中医药干预提供基础。方法:对437例合并有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按拟定的肝郁气滞、痰瘀凝结、冲任失调和其他型共四个主要证型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对证型复杂,兼夹有以上所列的主症或其他证型者,从脏腑和气血辨证角度分析其兼夹症。结果:肝郁气滞型病例占总数的58.3%;冲任失调型年龄最大(47.62±7.25)岁,与其他3型比P<0.05。三证型互相兼夹三个主要证型的症状分别为34.8%。50%和44.3%。兼夹实证,肝郁气滞型兼夹痰瘀凝结证为25.0%;痰瘀凝结型兼夹肝郁气滞证为35.7%。兼夹虚证,3型兼夹肝阴血不足和肾虚,分别为27.8%、7.8%;27.1%、12.2%;25.3%、13.9%。结论:合并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肝郁气滞型最常见,冲任失调型年龄最大。各证型多有兼夹证,兼夹实证肝郁气滞证为多。兼夹虚证以肝阴血虚常见。冲任失调型,证情复杂,兼夹证多,肾虚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2350 / 235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乳癖证治浅析 [J].
胡升芳 ;
陈红风 .
中医药研究, 2002, (06) :6-8
[2]  
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林毅;唐汉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