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叙事中的“判例”

被引:17
作者
王志强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史学方法论; 判例; 功能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中国法律史叙事中,以西方概念体系为基本框架的填充式方法,值得深入反思。中外学者关注的"判例"堪为典型。这一近代概念很可能来自日文汉字,用以迻译西文。回顾西欧英、法两国的历史和现实,判例作为以个案方式凝聚法律群体共识、指引未来案件裁决的形式,始终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功能,与中国古代法中的相关制度有部分共通之处,可以成为构建普适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同时,中国的相关制度具有特定的体制背景和功能。将普适功能与特定功能相结合,"双向功能主义"可能可以避免西方中心和概念纠结,转向功能性问题的探讨和解释,以逐步构建中国法律史叙事的新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53+223 +223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混合法”引论 [J].
武树臣 .
河北法学, 2010, 28 (02) :12-24
[2]   混合法的制度设计:“法律”与“法官”的折中 [J].
马小红 .
河北法学, 2010, 28 (02) :25-34
[3]   中英先例制度的历史比较 [J].
王志强 .
法学研究, 2008, (03) :114-125
[4]   关于传统法研究的几点思考 [J].
高鸿钧 .
法学家, 2007, (05) :7-11+1
[5]   中国古代判例考论 [J].
刘笃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145-155+207
[6]   秦简廷行事考辨 [J].
刘笃才 ;
杨一凡 .
法学研究, 2007, (03) :144-151
[7]   中国法史学基础问题反思 [J].
刘广安 .
政法论坛, 2006, (01) :27-31
[9]   法律史的視界:方法、旨趣與範式 [J].
梁治平 .
中国文化, 2002, (Z1) :159-189
[10]   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 [J].
何兆武 .
历史研究, 2000, (0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