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气污染空间效应及产业结构影响

被引:77
作者
马丽梅 [1 ]
张晓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PM10;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工业结构; 产业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目前,中国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峻,由大气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日益突出,探询污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是制定治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PM10进行研究,特别探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本地与异地之间PM10交互影响的问题及产业结构影响。首先,分析全局空间相关性,发现地区间PM10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且逐年增强;其次分析局域相关性,发现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高-高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9个省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低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以及云南等5个省份。虽出现个别年份的波动,但从长期看,各集聚区均处于较稳定状态;第三,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PM10进行比较全面的模型数据分析,包括经济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气候等因素对PM10的影响,以较为新颖的视角刻画PM10的形成,发现地区间PM10的交互影响存在着"负效应",分析表明这种"负效应"具有短期性,而且"负效应"与"溢出效应"可能存在联系。此外,重点分析工业中对PM10贡献较大的典型行业,以及以典型行业为代表的工业结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PM10的影响特点,与劣质煤进口量逐年增大的事实相结合,阐述了降低PM10的困难所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论证影响不同地区PM10的主导因素,空间因素对PM10的影响,长期看在部分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降低PM10的不可行性;论证中,以北京地区为主要分析案例,发现交通拥堵程度以及空间因素是其出现高雾霾的重要原因。根治雾霾,区域间的联合治理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计量分析(英文) [J].
揣小伟 ;
黄贤金 ;
王婉晶 ;
文继群 ;
陈强 ;
彭佳文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 22 (04) :630-642
[2]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3]   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再检验——基于1985-2007年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生龙 ;
张捷 .
财经研究, 2009, 35 (12) :16-26
[4]   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 [J].
胡鞍钢 ;
刘生龙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5-14
[5]   北京市大气PM10源解析研究 [J].
陈添 ;
华蕾 ;
金蕾 ;
徐子优 ;
王洪光 ;
白俊松 ;
刘卫红 ;
胡月琪 ;
林安国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6) :59-63
[6]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 A spatial econometric approach[J] . David Maddis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2006 (2)
[7]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US counties: 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with extensions[J] . Anil Rupasingha,Stephan J. Goetz,David L. Debertin,Angelos Pagoulatos.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04 (2)
[8]  
Understanding China’s recent growth experience: 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J] . Long Gen Ying.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