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共知识分子与话语权力

被引:22
作者
李名亮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微博; 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性; 话语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微博因其"平权"、"零散"与"再中心化"的技术特质,具有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目前,一批知识分子正以微博意见领袖身份,回应微博技术的赋权,参与公共话语的表达。文章总结公共知识分子在微博空间行使话语权的表现;提出制约其话语影响力发挥的因素和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微博的技术赋权转化为自身的机遇。结论认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微博生存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和隐忧;而微博"共景监狱"式的开放结构,让知识分子"虚妄的公共性"更为显性。为实现自我身份和公共价值的重新认同和构建,公共知识分子应积极介入、充分利用微博空间;秉持批判与道义传统,以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中观和微观政治话语的表达,彰显自身的中心话语权力;推动公民交往理性和公民社会的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6+274 +274-27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现实与隐忧:微博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力 [J].
李名亮 .
今传媒, 2012, 20 (05) :11-13
[2]   微博对“公共领域”复兴的解构 [J].
余晓冬 .
新闻窗, 2011, (02) :61-62
[3]   微博 新技术的美妙与危险 [J].
田磊 .
南风窗, 2010, (26) :22-22
[4]   微博与公共领域 [J].
张跣 .
文艺研究, 2010, (12) :95-103
[5]   公共领域与批判性知识分子 [J].
道格拉斯凯尔纳 ;
李卉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2) :94-98
[6]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 [J].
朱苏力 .
天涯, 2004, (05) :161-174
[7]   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三——道统学统与政统 [J].
许纪霖 ;
陈思和 ;
蔡翔 ;
郜元宝 .
读书, 1994, (05) :46-55
[8]  
知识分子论丛.[M].许纪霖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  
最后的知识分子.[M].(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  
卡尔·曼海姆精粹.[M].(德)卡尔·曼海姆原著;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