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从独白到复调:超越国家叙事的对外传播话语想象
被引:3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全燕
机构
: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
:
社会科学
|
2020年
/ 07期
关键词
:
对外传播;
复调;
对话;
外位性;
共识;
D O I
:
10.13644/j.cnki.cn31-1112.2020.07.017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050302 ;
摘要
:
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视角反思我国对外传播话语,是存在说服性修辞的逻辑简化、跨文化的"外位性"缺失、"单声语篇"的自我重复等问题的。研究认为实现对外传播的话语革新,需要改进并超越独白式的国家叙事方式,重视国家叙事的修辞伦理,理解国家叙事视角的有限性,在对话中寻找新的中国故事"增长点"。在此基础上,应以倡导"复调的共识"作为对外传播话语重建的目标,弘扬对话精神,鼓励参与式传播,建设包容差异的对话性共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范式和语境
[J].
刘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刘瑞生
;
王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王井
.
甘肃社会科学,
2019,
(02)
:151
-159
[2]
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新平
;
庄宏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庄宏韬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6)
:1
-10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安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盛阳
.
新闻与写作,
2017,
(08)
:10
-13
[4]
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以海外孔子学院为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学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熙煌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3
(03)
:144
-148
[5]
外位性理论与个人主义的危机
[J].
罗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罗卫平
.
读书,
2015,
(10)
:58
-61
[6]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困境与适时转向——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新对外话语体系为例
[J].
袁赛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党校进修部
袁赛男
.
理论视野,
2015,
(06)
:71
-74
[7]
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主体间性世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春时
;
简圣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中文系
简圣宇
.
东南学术,
2011,
(02)
:177
-182
[8]
巴赫金理论的传播思想史意义
[J].
邱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邱戈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2)
:82
-88
[9]
从“葛兰西转向”到“转型的隐喻”——巴赫金是如何影响伯明翰学派的
[J].
曾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曾军
.
学术月刊,
2008,
(04)
:13
-21
[10]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 胡春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
1
2
→
共 17 条
[1]
“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范式和语境
[J].
刘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刘瑞生
;
王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王井
.
甘肃社会科学,
2019,
(02)
:151
-159
[2]
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新平
;
庄宏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庄宏韬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6)
:1
-10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安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盛阳
.
新闻与写作,
2017,
(08)
:10
-13
[4]
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以海外孔子学院为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学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熙煌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3
(03)
:144
-148
[5]
外位性理论与个人主义的危机
[J].
罗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罗卫平
.
读书,
2015,
(10)
:58
-61
[6]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困境与适时转向——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新对外话语体系为例
[J].
袁赛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党校进修部
袁赛男
.
理论视野,
2015,
(06)
:71
-74
[7]
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主体间性世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春时
;
简圣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中文系
简圣宇
.
东南学术,
2011,
(02)
:177
-182
[8]
巴赫金理论的传播思想史意义
[J].
邱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邱戈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2)
:82
-88
[9]
从“葛兰西转向”到“转型的隐喻”——巴赫金是如何影响伯明翰学派的
[J].
曾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曾军
.
学术月刊,
2008,
(04)
:13
-21
[10]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 胡春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