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带南木林地区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被引:42
作者
袁万明 [1 ]
杜杨松 [1 ]
杨立强 [1 ]
李胜荣 [1 ]
董金泉 [2 ]
机构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构造活动; 冷却隆升; 热历史; 裂变径迹; 冈底斯地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南木林地区属于冈底斯地块的南带,研究样品取自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地层,本文报道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构造活动的新成果。总计获得5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其中3个样品属于同组年龄,分剐为5.9±0.7Ma,5.2±0.6 Ma和8.7±1.0Ma,平均径迹长度为13.0→13.2±2.2μm,并呈单峰分布,表明它们是最近一次构造热事件的体现。另2个样品属于混合年龄,系由7.1Ma、30Ma、9.6Ma、51Ma和100Ma等5组年龄组成。所有这些年龄值,先后与区内碰撞前、同碰撞、碰撞后和陆内快速隆升作用有关。自印度-亚洲大陆强烈碰撞以来,总体上具有2阶段热演化历史,其中6~0Ma期间冷却速率为11.3℃~16.7℃/Ma,隆升速率为0.85~0.99mm/a,总计隆升幅度达5100~5940m,是本区冷却隆升的主要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911 / 29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藏冈底斯带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壳生长演化信息 [J].
莫宣学 ;
董国臣 ;
赵志丹 ;
周肃 ;
王亮亮 ;
邱瑞照 ;
张风琴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281-290
[2]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含矿性:源岩相变及深部过程约束 [J].
侯增谦 ;
孟祥金 ;
曲晓明 ;
高永丰 .
矿床地质, 2005, (02) :108-121
[3]   西藏冈底斯地块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与构造环境 [J].
李汉光 ;
葛良胜 ;
邹依林 ;
邢俊兵 ;
武玉海 .
矿产与地质, 2005, (02) :107-116
[4]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J].
莫宣学 ;
赵志丹 ;
邓晋福 ;
董国臣 ;
周肃 ;
郭铁鹰 ;
张双全 ;
王亮亮 .
地学前缘, 2003, (03) :135-148
[5]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J].
李吉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3-5
[6]   青藏高原三维变形运动学的时段划分和新构造分区 [J].
马宗晋 ;
张家声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98, (03) :211-227
[7]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s of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ission-track constraints[J] . M Jolivet,M Brunel,D Seward,Z Xu,J Yang,F Roger,P Tapponnier,J Malavieille,N Arnaud,C Wu.Tectonophysics . 2001 (1)
[8]  
Geolog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Orogen[J] . An Yin,T. Mark Harrison.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 2000
[9]   Probability density plot for fission-track grain-age samples [J].
Brandon, MT .
RADIATION MEASUREMENTS, 1996, 26 (05) :663-676
[10]  
Confined fission track lengths in apatite: a diagnostic tool for thermal history analysis[J] . A. J. W. Gleadow,I. R. Duddy,P. F. Green,J. F. Lovering.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6 (4)